Hi,欢迎登录!

免责申明

        如果您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任何内容,即表明您已同意接受以下条款与条件的约束。下列条款与条件可能会做出变更。如您不同意下列条款与条件,请终止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任何内容。“本网站”指由南京双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发布的网站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
        1. 本网站所载信息和资料皆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本公司尽力严谨处理本网站所载信息和资料,但本公司对其准确性、足够性、完整性、及时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本公司保留无需事先通知即可删除或修改网站信息的权利。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转载和发布本网站内的任何信息。
        2. 本网站介绍的资料、工具、观点、结论及建议仅供一般性参考,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法律上的建议。本网站并不对任何投资标的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保证,也不表明投资没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对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信息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3. 除非另有明确协议,本网站介绍的任何信息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
        4. 本公司就本网站各项服务的安全、无误及不中断不承担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责任。访问者同意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服务的所有风险及因该等风险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对于因技术故障(如传输错误、技术缺陷、第三者侵入等)而导致的任何数据缺失等,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5. 本公司具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免责规定项下的所有权利,本公司没有主张或迟延主张该等权利并不视作该等权利的弃权。
        6. 本条款与条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若因本网站产生的任何争议,将以本网站发布者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除非中国法律对此有强制性规定。

修改密码!

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修订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被突出强调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1442024年10月18日

为了更好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强化科创属性要求,进一步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近期证监会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上交所同步修订了《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修改后的《指引》适度提高了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及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旨在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强化科创属性要求

2020年3月份,证监会首次发布实施《指引》。4年来,《指引》对市场各方明晰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坚守科创板板块定位,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提出,科创板凸显“硬科技”特色,强化科创属性要求。

这意味着,科创板必须坚守板块定位,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修改后的《指引》强化了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的关键指标。此次修改内容方面,一是将《指引》第一条第一项“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将第三项“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将第四项“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二是将第二条第五项“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调整为“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

上交所同步修订了《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要求保荐机构应当顺应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立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科创板定位,推荐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研成果转化运用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者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较强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申报科创板。

进一步提高科创板研发投入门槛

强化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的关键指标,旨在进一步引导中介机构提高申报企业质量,推荐真正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从科研投入、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看,拟上市企业积极投入研发经费、研发人员等,使自身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依赖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源源不断地研发产生先进的核心技术,并通过专利、商业秘密、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再依靠其核心技术,将核心技术积极投入生产经营,并将产生的营业收入积极投入科研。如此良性循环,可以不断产生并巩固拟上市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最终满足板块定位对于技术先进性等要求。

分析人士认为,修改后的《指引》通过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的门槛,从原来的60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以便进一步筛选出在研发上投入资源更多、具有更好创新可能性的企业;同时,通过进一步提高发明专利的数量(从5项增加到7项)这一研发成果的可量化指标,从而进一步筛选出具有更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当然,此项标准的提高也对于尚未形成大规模业务收入的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上市公司整体加大研发投入

修改后的《指引》更加强调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这表明证监会希望科创板上市企业具备更强的科研投入和创新能力。事实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无论是拟上市公司还是已经上市的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意义重大。

A股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看,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上市公司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合计1.60万亿元,整体研发强度2.2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1.87%、4.86%、10.87%、5.0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0.77万亿元,在研发投入前100家公司中占据61席。民营上市公司持续迸发创新活力,整体研发强度达3.7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科创板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到1561.2亿元,同比增长14.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2%,83家公司研发强度连续三年超20%。

上市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夯实了自身发展基础。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2023年,A股全市场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6.76万亿元、净利润0.3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15.34万亿元、净利润0.99万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44%、13.0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92%、5.74%,增速远高于市场平均。

据悉,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上交所抓好规则落地执行,坚守科创板板块定位,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发挥科创板功能作用。